歐洲視知覺會議第二十七屆年會

參與會議心得報告

 

陳冠銘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Oct. 10th, 2004.

歐洲視知覺會議(European Conference on Visual PerceptionECVP)是當今歐陸最大且最具聲望之視覺科學研究會議,涵蓋各個面向的視覺科學,和不同的相關領域學者的參與。今年西元2004年為該會第二十七屆舉辦,與會學者包括來自心理學、認知科學、視覺神經科學,以及工程、資訊科學等不同學門,但都為研究視覺科學貢獻己力,不僅為視覺科學帶進不同觀點的思考,也對學術的整合進展貢獻良多,充分實踐學科整合的科學發展概念。雖然是以「歐洲」為名的會議,但參與者闊及全球五大洲,在會場不僅可以看到一群汲汲營營、急於一窺視覺科學堂奧的年輕研究者,已有卓越成就之各國優秀學者亦踴躍參與,不因等身著作而排拒與年輕研究者的交流溝通,也不會有同行相輕之破壞性行為出現。如此的風氣,讓新舊概念可以在會議上彼此激盪,也讓年輕學者在讀著名學者論文著作等途徑外,增添見識卓有成就研究者之舉止風範,為未來個人研究生涯提供一個良好的身教媒介。此外,經由會議的參與、討論,也可讓每個人的研究充分達到「被看到」、「被知道」及「廣納建議」的目的,對學術研究的擴展與完善,收事半功倍之效,於我身為博士班研究生而言,也是個讓我個人研究得嚴謹的良好途徑。

這次的會議舉辦國,由去年的法國輪為匈牙利。匈牙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直是個受蘇聯控制的共產鐵幕國家,成為民主共和國的議會政體不過十數年。可能是因為過去這種共產高壓控制,及人民彼此之間講求鬥爭與監視的過往,在這個國家街頭一直有著被監督的感覺。例如當地地鐵查票人員的查票方式,是一種近乎蓄意的惡性懷疑。由於我在匈牙利期間購置布達佩斯卡,這是種可供參觀多數博物館,及大眾捷運工具完全免費、針對觀光客推行的觀光卡,一旦開卡後便不需再有每次乘坐捷運都要至打卡機打卡的動作。然而在某次和與會的一位日本學者田中先生前往會後舉辦的告別聚會途中,該學者在售票口買的即時票,卻因進入地鐵時忘記打卡的動作,而被三位查票人員完全不顧他剛從售票口購票的事實,強硬地罰款十幾。雖說受罰者非自己國家或同行同學、師長,但總覺得這種查票的邏輯完全是針對觀光客,而且起因於該國視外來觀光客的消費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奇特心態。此外,例如參觀任何博物館或展覽均需另購攝影票或照相票,也是一種詭異而我個人無法接受的政策,當下只會覺得被多重索價,而且在館內期間只要一拿起攝影機或照相機,就會看到監視人員立刻往該員身邊圍繞過去,就為了確定是否真有付費買該買的票價。

在提及這些和台灣風土民情強烈的對比後,自然還是有遇到親切友善的當地居民,例如我前往該地郊區的古羅馬遣跡參觀時,必經的其中一條地鐵線因為整修緣故而停駛,必須改搭路面的替代公車。但由於沒有英文說明,而匈牙利文屬烏芬語系,完全無法以我既有的語言知識去猜測意義,因此我等了好一會「不存在」的列車,直到一位經過也同樣要前往同一方向的女士,見我東方面孔又一直坐在候車室中,便主動以她有限的英文能力和我攀談、解釋以提供幫助,最後要我直接跟隨著她前往搭乘替代公車。在車上很熱心地為我講解沿途風光,以及布達佩斯城值得一去的各個觀光點。雖然多數時候她的英文能力有限,因此身體語言出現的比例很高,但並無礙我和她的溝通。也因為這個女孩,讓我開始了解到匈牙利人良善、熱情的一面,而因為她的幫助,最後我也安全及時地到達該遺跡,償我落地便指名要前往該地之心願。不過,這提醒未來前往匈牙利觀光或開會的人士,該地是個英文、德文、法文均難通行的國家,即使是光觀客最密集的幾個地區,如美食街Raday ucta、購物街Vaci ucta,英文也必須配合上比手劃腳,才能達到和店家溝通的目的。

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Budapest)挾其「多瑙河明珠」(Pearl of the Danube)之威望,呈現它美麗的建築物,多瑙河更是錦上添花似地從這個城市的中心穿插而過。整個城市的歷史發展,是由河西岸漸漸往東岸區發展,因此多惱河西岸屬於古典風情,主要的建築就是一進布達佩斯便會看到、盤距於山頭的皇宮區,而多惱河西岸則是屬於較現代及商業發達的地區。這兩種新舊分野,由兩個地區所舉辦的活動可見一般。第一天到達布達佩斯,恰逢該地舉辦歐洲各國的聯合民俗技藝音樂節,這是個廣邀歐洲各國參加,以各國特有的民俗音樂配合舞蹈。而因為會議是隔天才開始,又初到該地頗有觀光客新奇心態,因此當晚偶然地進入了皇宮區,才發現此一盛會。而在會議結束前,在街頭尋找不同博物館時,又恰巧遇到在多瑙河東岸進行的當地音樂電台聯合遊行,這是個完全以搖滾樂等流行音樂為主題的遊行,每一輛大貨櫃車代表一家不同的音樂電台,而參加遊行的當地民眾奇裝異服的盛裝打扮,在台灣難得一見。

此次大會的承辦人是J. Fisher。大會的前幾場中庭演講,是介紹匈牙利於視覺科學研究卓有貢獻的幾位學者,以及匈牙利藝術家Vasarely作品和與視知覺的關聯。接著是義大利學者M. Morrone針對視覺系統穩定性的演講。她以相對論來解釋視知覺並未因每次眼動造成視網膜投影的劇烈變化,而有不穩定的現象發生,甚而可將每次眼動的投影加以整合,而造成完整非片段的知覺。這種關於眼動和知覺關係的研究,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更利分析、統計,因此不再如過去只能單純當成控制變項不予考慮。

五天的會議安排,由於接受發表的論文、壁報數量相當龐大,而為兼顧視覺科學的多樣性,因此頗令人難有取捨,因此幾乎是以馬拉松的方式持續進行著,由每天九點開始,持續到晚上七點半。這對求知若渴的學者是種愉悅的負擔,但一天的會議下來,疲勞的程度不在話下。而由於與會者來自世界各國,都用著國際語言英文溝通,才發現適應各種不同口音的英文,果然是需要大量的語言歧異度經驗的。固然報告及壁報的數量相當多,但所有報告者及介紹者,均全力以赴地準備此次會議,認真態度不在話下。

其中幾篇印象相當深刻。例如Dr. Peter Tse在其演講大腦MT區位,是對何種的運動有反應。過去的研究均支持,大腦的MT位置主要功能是針對運動(motion)的知覺,但漸漸地研究者開始分別真實物體的運動,和motion energy的差異。因此Dr. Tse配合fMRI,來探討究竟MT究竟是對真實物體的運動,還是只要具有motion energy便可產生反應。他利用知覺中著名的錯覺Kanisza square來呈現實驗刺激,因此可以操弄由真實亮度改變所造成的中央方塊改變,或是由形成illusory contour所必須的四個小精靈個別產生的運動改變,此外還利用類似shooting line illusion來造成中央的illusory square似乎由一端射往另一端的運動。實驗結果很清楚地告訴我們,V1區對真實亮度改變所造成的motion最敏感、反應最大,而MT則是對四個小精靈都有改變的情況下才有反應,因此是對real object motion才會發生反應。這和他的題目「fMRT reveals that MT processes motion using a high-level code, not motion energy」對應。

另外,由於我向來對閱讀障礙的研究有高度興趣,恰逢此次壁報展示有位英國學者Dr. N. E. Scott-Samuel亦針對類似主題提出研究成果。Dr. Scott-Samuel以知覺觀點來研究閱讀障礙,不同於當前以高層認知的研究取向。他這次的題目「Can the Ternus display be used as a probe for phonological dyslexia?」,乍看會覺得答案應該是「yes」,但事實上卻是相反的結果,這更是引起我高度的興趣。Dr. Scott-Samuel的閱障理論,先預設語音形式的閱讀障礙者(phonological dyslexia)其巨細胞變異假說(Magnocellular deficit hypothesis)是成立的,因此這類個案在處理瞬變(Transient)刺激時會出現異常。這裡所使用的視覺刺激,是Ternus display,這是個由三個Gabor patch所形成的刺激,會隨著時間而有左右來回振盪式的位移,隨著來回的周期愈長,會有兩種不同的知覺出現,其一發生在短ISIs(約小於40msPantle & Picciano, 1976)情況下,會被知覺成一個Gabor兩端跳來跳去,而成為所謂的element motion,另一則發生在長ISIs的情況下,受試者會將三個Gabor patches知覺成一個整體,因此是三個一起來回振盪的Group motion。依據研究者的推論,由於閱讀障礙者的巨細胞出現異常,因此會偏向於看到Ternus display中的element motion,因為這種情況下中央的兩個Gabor patches是看成靜止不動的。為此,他先使用Castles & Coltheart(1993)不規則字及假字的方式,篩選出一批具有phonological dyslexia的個案,然後再進行Ternus display的知覺實驗。實驗結果很清楚地說明,Ternus display並不能分出控制組和閱讀障礙組的表現差異,因此Dr. Scott-Samuel的結論,也支持此種display並不能用來測量phonological dyslexia。雖然這個研究在理論的推導及基本假設有問題,例如閱讀障礙的巨細胞異常假說,至今仍是廣受爭議,但作者先預設這個假說是對的,而非去檢驗此假說的正確與否,當我聽完他的介紹,其實對此存有相當的懷疑。

另外,塞爾維亞的研究者Dr. Slobodan Markovic則使用了和我相同的作業,來探討知覺的時序效果。但我是針對中文字形結構和部件的知覺歷程,Dr. Markovic則是針對模擬兩可圖形的知覺歷程進行實驗。他呈現一個由正、倒兩個三角形所形成的複雜圖形,先要受試者評估該圖形所能分解出來的不同次要圖形,其相對的優勢程度,接者取得此筆行為資料後,進行促發配對作業(primed-matching paradigm)。該作業如我的報告所言,可以用來探測某個時間點下的表徵狀態,因此可針對不同時序的知覺作出一連串的折線圖。在促發配對作業下所得到的結果,和長時間評估方式的行為結果一致,被評為優勢的次要圖形,在時序上的確也較早出現。

此外,會議過程中遇到幾位印象深刻的學者。包括如來自澳洲的Dr. V. Coltheart,這是位研究知覺、語言及閱讀均有著越成就的學者,但她來看我的壁報時,基本上不發一語,完全自己閱讀,但看得出她的興趣,並在閱讀過後留下聯絡方式,要我將此次的壁報郵寄一分做為未來的參考。

來自德國幕尼黑大學的Dr. Strasbruger,則是對我們實驗室所有與會成員的研究均表現了高度興趣,針對每篇不管是注意力研究,或漢字知覺研究,均發費相當心思閱讀及理解,並提出必要的意見。由於我個人的研究是有關漢字閱讀,而Dr. Strasburger本身又對中國文化具高度興趣,因此解釋的過程中意見交流及邏輯溝通均相當密集,收穫很大。

新加坡學者Dr. F.-K. Chua,也是個全程參與實驗室每位成員研究,並提出具體建議者。由於教授和實驗室和他私交甚篤,因此Dr. Chua有時甚而丟開自己的壁報展示,跑來聽我們的逐篇解釋,對我們這群後進發生極大的鼓勵作用。

會議所安排住宿的青年旅館,是開會的經濟大學學生宿舍。初由機場乘坐小巴到達時,簡直不趕相信那是一周必須停留的地方。四周雖看來是住宅區,但感覺極荒涼,宿舍本身也有點破舊,和歐洲古典建築風格全然不搭軋。但由於住宿費用便宜(一天也要六百元台幣/),而且和會議地點僅步行十分鐘之距,也沒什麼可挑剔。而且因為同住一棟大樓,讓我有機會認識同我年紀相仿的與會其他成員,也是相當大的收穫。而認識的這群人,也在回國後有電子郵件的往來,包括西班牙、英國及日本,相信對我未來的研究視野,有不小的幫助。

此次出席會議,讓我獲益良多,也感謝政府對於此類學術會議的補助,讓我們可以增加研究視野的廣度及深度,也因為和外國學者的交流溝通,讓身為研究生的我們更可以掌握當今研究的脈動。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每每出國都會讓我感受到台灣應該更有機會於國際舞台上露臉。現在台灣的民眾已具有相當的素養,而不管是為觀光名義、或類似開會等商務目的,都是為我們國家未來的發展,這不僅是單一個體互動,也是國家得以被看到、被知道,乃至未來被尊重的重要媒介。